来源:@华夏时报微博
华夏时报记者 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
9月17日,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国资委发布了“十四五”央企重组成绩单。
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发布会上表示,深化改革展现新气象,现代新国企加速成长。聚焦增强核心功能、提升核心竞争力,接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资央企布局结构不断优化,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,9家新的中央企业组建成立,邮轮运营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扎实开展,有效提高了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行效率。
国企改革专家周丽莎在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新央企不是简单的“加法”,其整合对应国家最紧迫的“卡脖子”环节和战略安全需求,其考核第一指标不是营收,而是国家战略任务。
央企重组整合动作频频
“十四五”期间的央企重组呈现出明显的战略导向特征。
记者了解到,以市场化方式重组了6组10家企业,新组建、设立的9家中央企业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,包括装备制造、矿产资源、能源保障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。
2021年,中国星网集团组建成立,聚焦卫星互联网建设;同年,中国物流集团挂牌,整合仓储、运输、配送等资源,打造综合物流服务国家队;2022年,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,致力于增强铁矿石等战略资源保障能力;2024年,中国资环集团成立,聚焦资源回收再利用,推动绿色转型……
国资委副主任李镇表示,第一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重组整合。以服务战略大局、维护国家安全为鲜明导向,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加快推进重组整合,进一步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托底能力;第二围绕增强产业协同实施重组整合。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目标,既推动同类型业务的横向联合,又加强上下游业务的纵向整合,有力推进解决重复投资、资源分散等问题,形成了“1+1>2”的效果。比如,鞍钢集团重组本钢集团,既提高了企业竞争力,形成了“南宝武、北鞍钢”的发展格局,又发挥了区域引领带动作用;第三围绕优化公共服务实施重组整合。以提供质优、价低的公共服务为价值取向,加强相关领域的资源整合融合,更好发挥国有经济的公益性、保障性作用,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周丽莎对本报记者表示,这几家新央企不是简单的“加法”,其整合对应国家最紧迫的“卡脖子”环节和战略安全需求。中国星网承担自主卫星联网建设,矿产资源和资源循环集团保障资源安全,电气装备集团在产业链的优势环节实现强链。通过重组整合实现了国有资本“三个集中”,产业链实现了增链强链补链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着眼增强核心功能、提升核心竞争力,以系统性思维、前瞻性谋划、创新性举措,大力推动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,不断提升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营效率,放大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。”李镇表示。
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布局
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企业实现布局结构优化的“必选项”,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“必答题”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资央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项牵引性的、全局性的工作,深入实施中央企业产业焕新、未来产业启航、“AI+”等专项行动,持续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布局。
记者了解到,中央企业聚焦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个未来产业,结合企业资源禀赋,进行系统化布局,逐步积厚成势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累计投资达到8.6万亿元,比“十三五”时期有了大幅提升,在集成电路、生物技术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,在人形机器人、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也实现了突破,在工业母机、新材料等领域的托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,总体上呈现出“梯次拓展、合力并进”这样一种产业发展新格局。
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投入,有效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。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,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,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的收入均超过万亿元,中央企业新能源累计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占全国的一半,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全国比例超20%,这些情况也表明新动能新优势在加快塑造。
国资委副主任袁野表示,要以高质量编制和实施“十五五”规划为契机,立足国家所需、产业所趋、央企所能,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,不断提升工作质效,加快打造一批引领未来竞争的新兴支柱产业,进一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。
那么,未来央企重组有哪些明确的重点领域或方向?周丽莎对此表示,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。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生物医药、量子科技,目前布局缺口主要靠并购整合完成;二是产业链关键环节。集成电路、工业母机、工业软件、科研仪器、高端数控系统等通过重组实现产业链布局;三是民生与应急。粮食储备、西电东送、油气储备、医疗物资,主要布局民生保障;四是传统产业升级。钢铁、煤炭、煤电、有色金属等,提高行业集中度,主要通过横向合并、跨区域吸收等方式。
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告诉《华夏时报》记者,未来,央企将围绕“增强核心功能,提升核心竞争力”,向“世界一流企业”目标迈进,以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为主线,通过系统性思维、前瞻性谋划及创新性举措,推进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。相较于“十四五”重组“刚起步”,“十五五”期间重组步伐将提速一倍以上,重点在国家战略安全、核心技术、矿产资源、应急及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发力,尤其填补公益领域空白;部分央企将合并以继续去产能,整体提升国有资本配置运营效率,放大国有经济功能。
“同时,央企将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,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产生实际效益,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,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与能力。”李锦补充道。
责任编辑:徐芸茜 主编:公培佳
保宇配资-股市杠杆操作-炒股使用杠杆-查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